黄国故城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城西约6公里的隆古乡,始建于周成王平定东夷之后,是河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春秋时期诸侯国都城。故城周长6770米,城墙略呈长方形,城内面积约2.8平方公里。该遗址是古代黄国在豫东南淮河畔存在的明证,也是黄文化的文史馆,每年都有大量海内外黄姓族人前来寻根拜祖。黄国故城已列入《中国名胜大词典》和《中国名胜辞典》,1998年成为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目录导读:
穿越千年的历史之旅
各位亲爱的旅行者们,欢迎来到本次的奇妙旅程!我们要探索的是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的一颗璀璨历史明珠——黄国故城,这里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底蕴,还有丰富的文物遗存和壮丽的自然风光,绝对让你不虚此行!
一、历史沿革:黄国的辉煌与衰落
黄国故城,一个听起来就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名字,它坐落在潢川县城西约6公里的隆古乡,追溯其历史,这座古城始建于周成王平定东夷之后,是河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春秋时期诸侯国都城,说到黄国,就不得不提黄姓的起源,根据司马迁的《史记·秦本纪》记载,黄氏为嬴姓十四氏之一,是远古时期伯益的后裔,伯益长子大廉为黄夷首领,在夏朝建立古黄国,黄姓也因此得姓,而黄国故城,正是这段辉煌历史的实物见证。
黄国在春秋时期曾一度强盛,它充分利用自己处于“黄淮”和“江淮”之间的军事要塞、交通枢纽的地域优势,团结周边的国家力量,与楚国抗衡,创造了不少辉煌历史,公元前648年,黄国不幸被楚国所灭,尽管如此,黄国故城的存在,依然让我们能够遥想当年这座都城的雄风。
二、景点亮点:古城墙与文物遗存
走进黄国故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雄伟壮观的古城墙,黄国故城周长为6770米,城墙略呈长方形,东西宽约1500米,南北长约1800米,城内面积约2.8平方公里,这些城墙是用黄土夯筑而成,高达5米,墙宽10\~25米,基宽更是达到了59米,残存高度仍有5\~7米,城墙四周还有护城壕环带倚墙而绕,壕宽约36米,低于现地表1米左右,这样的防御设施在古代可谓固若金汤。
除了古城墙,黄国故城内还发现了多处城门遗迹,其中已可确认的有3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墙中门,墙体加宽且内凹呈“U”字形,这显然与春秋时期战争频繁、加强城门防御有关,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城门的防御能力,还使得城门在战争中更加坚固耐用。
在城内中部沈店村附近,有一处夯土台基,俗称“黄君台”,这里地表散存着较多板瓦、筒瓦、瓦当及陶器残片,并有铜镞、蚁鼻钱出土,被认为是宫殿区所在,城内还发现数处冶铸青铜器的作坊遗址,出土了青铜礼器和镞、戈、矛、剑等兵器残片,这些文物遗存不仅展示了黄国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还为我们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三、黄文化的文史馆:寻根拜祖的圣地
黄国故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黄文化的文史馆,每年,都有来自海内外宗亲团体及黄姓族人前来寻根拜祖,凭吊故国遗址,缅怀先祖业绩,这里,是他们心中的圣地,是他们追溯根源、弘扬黄文化的重要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黄国故城遗址已收入《中国名胜大词典》和《中国名胜辞典》,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得到了广泛认可,1998年,黄国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更是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这些荣誉不仅是对黄国故城历史价值的肯定,更是对我们传承和弘扬黄文化的一种鞭策和激励。
四、旅游攻略:如何玩转黄国故城
既然来到了黄国故城,怎么能不好好玩玩呢?别担心,我这就给你送上一份超实用的旅游攻略!
记得带上你的相机哦!这里的每一处景点都值得你留下美好的回忆,从古城墙到黄君台,从青铜器作坊遗址到护城壕,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历史的韵味。
不妨参加一下当地的导游讲解服务,专业的导游会带你深入了解黄国的历史和文化,让你更加深入地感受这座古城的魅力。
别忘了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美食哦!潢川县的美食种类繁多,口味独特,绝对能让你大饱口福!
好了,说了这么多,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亲自去黄国故城走一走、看一看了呢?那就赶紧收拾行囊出发吧!相信我,这次旅行一定会让你收获满满、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