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国故城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期思镇期思村,为西周至战国时期遗址。故城呈长方形,总面积约85万平方米,三面墙址断续可见,南部护城河尚存。城墙底部分布有商代时期的文化包含物,证实古城墙建于西周时期,属西周至汉代古城。故城内出土了西周时期的铜锛、铜镞、陶豆等遗物,为研究淮河流域商周文化特征及西周王朝分封和当时蒋国的城市布局、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2013年,蒋国故城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目录导读:
穿越千年的历史之旅
各位亲爱的旅客们,欢迎来到美丽的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蒋国故城,别急着打哈欠,我知道历史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相信我,这次的旅行绝对会让你大开眼界,甚至可能想穿上古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穿越”呢!
一、蒋国故城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蒋国故城,坐落在淮滨县期思镇期思村,这里北靠期思死河,白露河和淮河在此交汇,可谓是三面环水,风景如画,它不仅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更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城。
说到历史,那就得从西周初年讲起了,那时候,周公旦的第三子姬伯龄被封在了这里,建立了蒋国,这个诸侯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了四百多年,直到周顷王二年(前617年),才被强大的楚国所灭,不过,蒋国的灭亡并没有让它的故事结束,相反,蒋国后人以蒋为姓,姬伯龄也被尊为蒋姓的得姓始祖,这对于天下所有的蒋姓人来说,蒋国故城就是他们先祖最初所在的地方,是寻根问祖的圣地。
二、古城的规模与现状
蒋国故城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700米,南北长300\~500米,总面积约85万平方米,你可以想象一下,这差不多有100多个足球场那么大呢!虽然历经千年风雨,但古城的雄姿依然可见,故城北面靠死河的台地与城内地面相平,已无城墙痕迹,但东、南、西三面墙址仍然断续可见,墙址高2\~3米,最高处可达8米,基宽32米,墙址宽15\~20米,南部护城河更是保存完好,静静地守护着这座古城。
走在古城墙上,仿佛能听到远古的战鼓声和马蹄声,城墙的剖面还分布着商代时期的文化包含物,这些包含物证实期思的古城墙就是建于西周时期,上限为西周,下限为汉代,是一座典型的西周至汉代古城,你不仅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更能领略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三、古城的文化遗存
蒋国故城不仅规模宏大,而且文化遗存丰富,这里出土了大量的西周时期文物,如铜锛、铜镞、陶豆、骨簪、骨针等,这些遗物为研究淮河流域商周文化特征及西周王朝分封和当时蒋国的城市布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蒋国故城周围还有很多处商、周及其更远时代的人类活动遗址,这说明期思早经过了先民的开发,是一个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高、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在蒋国故城的东南,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古墓葬区,这些墓葬从商周延至汉晋,规模宏伟,封土高大,其中不乏蒋国贵族墓葬。
四、蒋国故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2013年3月5日,蒋国故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无疑是对这座古城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最高肯定,为了保护这座珍贵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修缮和保护。
蒋国故城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你可以参观古城墙、护城河、古墓葬区等历史遗迹,感受古代蒋国的繁荣与辉煌,这里还修建了蒋城遗址公园、蒋国城门、蒋城雅苑等景点,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蒋国的历史和文化。
五、蒋氏根亲文化与孙叔敖的故事
除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价值外,蒋国故城还与蒋氏根亲文化和孙叔敖的故事紧密相连,作为蒋姓的得姓始祖之地,蒋国故城吸引了大量的蒋姓人氏前来寻根问祖,这里也是孙叔敖的故里,孙叔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他修建了中国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期思陂”,被司马迁在《史记》中列为循吏第一人,人们把他称为“天下第一清官”,在蒋国故城西北部的台地上,就建有孙叔敖庙和墓,供后人缅怀和敬仰。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亲自去蒋国故城走一走、看一看了呢?那就赶紧收拾行囊出发吧!记住哦,这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穿越千年的历史之旅!